top of page

磨刀鍛練心志~專心做好一件事

撰文:網誌小編


新中興磨刀廠(正安行)康耀中先生


 五月底的天氣正熱,約訪康先生時明明告知阿得老師是「磨刀」廠,但是小編與阿得老師卻耳朵與腦袋不同步,一直奇妙地將訊息聽成「刀模」廠,所以出發時印象一直停留在要去看刀模?在復興路上打轉找不到廠址,正在打電話時看見康先生站在建國南路旁等著,拾起採訪工具走進廠內腦袋許多黑人問號?看見豎立在一旁直挺挺的刀子貼著各家印刷廠的名號,才驚覺原來是自己誤會一場……「磨刀」、「刀模」傻傻分不清楚。



 磨刀是一項稀缺的產業,市場規模不大,服務的對象卻都是對專業有高度需求的印刷業者。因為刀具昂貴都要操到極致才會報廢,因此磨刀的工作就成了末端看似微小卻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。新中興磨刀創立約 30 年,靦腆的康先生自國中開始就跟著父親接觸磨刀工作,父親原先從事買賣設備的工作,客戶買了裁刀設備一段時間後,刀鈍了需要磨刀,一開始幫著幫著最後就變成了一份工作。



 康先生退伍後跟著父親做磨刀後接續磨刀事業,客戶的類型大概有金紙、碳纖、印刷、塑膠四大類。因為金紙的材質粗糙,所以裁刀磨損的最快。(每週到客戶端收回裁刀回廠打磨,二週輪替一次。裁刀的平均壽命大概是三年。)康先生每週有固定的行程安排,從市區往工業區再依烏日、清水、潭子、太平、大里……各路線規劃。客戶數:印刷廠客戶約有上百家,再來是金紙廠大約 7~8 家,碳纖、羽球、腳踏車廠約 3~5 家。)



 疫情給全世界帶來了災難,但是磨刀產業並沒有受到太大衝擊。中部地區磨刀廠大約有三家,市場規模差不多底定,少有新開發的客戶。康先生說印象中生意最好的時候是前二屆議員選舉時,大量的周邊贈品如小包面紙、各式便條紙……因應選舉而生的贈品齊發,當時的業績是現今的數倍。目前磨刀廠內有另一名同事,是康先生的兒時玩伴也是麻吉好友來幫忙,二個人合力撐起「新中興磨刀廠」,小編小聲地問起目前的月營業額相關的數字,康先生算了算說大概十幾萬。(每天最多 30~50 幾刀,每週最少 150 刀。)



 殷實的康先生接手磨刀廠後添購了新機器,二台磨刀機器角度不同,一台 1 米 2 另一台 2 米長,工廠內 2 個工作人員(自己加上同伴好友),每週固定的行程加上單純的作業流程,不用開發新的客戶都是客戶相互介紹而來,在磨刀廠見到專注於工作的專業磨刀師傅,康先生笑說有一次有位歐巴桑拿著菜刀說要來「磨刀」,他要向對方解釋說此刀非彼刀也,磨刀跟磨菜刀是完全不同等級的事情。看似「磨刀」二個簡單的字,卻有它極專業的細節與技術,人們習慣把複雜的事簡單化,而簡單的事呢?我想康先生愉悅的表情說明了一切,就是「做好它」!



16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